关于钢铁产业在上合组织合作发展中作用的报告

上合组织作为推动区域和平合作、共同发展的重要多边机制,始终致力于深化成员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民生等领域的务实合作,为维护地区稳定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作出重要贡献。钢铁产业作为工业体系的基础性、战略性产业,是支撑各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,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现将钢铁产业与上合组织合作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钢铁贸易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互补的重要纽带

上合组织成员国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存在显著互补性,钢铁贸易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规模持续扩大、结构不断优化,为成员国互利共赢提供坚实支撑。
(一)中国发挥钢铁供应保障作用。中国作为全球-Mn13耐磨钢-钢铁生产国,凭借技术优势、产能规模和产品多样性,成为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俄罗斯等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、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钢材供应方,2024 年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钢铁出口额同比增长 12.3%,有效满足各国铁路、公路、住房等领域建设需求。
(二)资源型成员国提供原料支撑。哈萨克斯坦、蒙古等成员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、煤炭等钢铁生产原料,2024 年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量达 2800 万吨,为中国钢铁产业稳定运行提供保障,形成 “原料供应 — 钢材生产 — 成品出口” 的区域产业链闭环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。
(三)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。上合组织成员国通过简化海关流程、推进跨境结算本币化、完善物流通道等举措,降低钢铁贸易成本。2024 年中欧班列钢铁运输专列开行量同比增长 18%,通关效率提升 30%,进一步畅通区域钢铁贸易渠道。

二、钢铁产能合作是上合组织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

依托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与上合组织合作框架,中国钢铁企业与成员国开展产能合作,推动技术转移、就业带动和产业升级,实现共同发展。
(一)重点项目落地见效。江苏淮冶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建设的 30 万吨优质棒材项目,作为中乌政府合作重点项目,于 2024 年正式投产,年产能满足乌兹别克斯坦 25% 的棒材需求,带动当地 2000 人就业,同时引入自动化生产技术,推动乌兹别克斯坦钢铁产业从 “粗加工” 向 “精加工” 转型。
(二)助力成员国产业升级。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参与的谢维尔斯克钢铁厂改造项目,引入高效连铸连轧技术,使该厂钢材成材率提升 8%、能耗降低 15%,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,助力俄罗斯钢铁产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升级,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。
(三)合作模式不断创新。采用 “技术 + 投资 + 运营” 一体化合作模式,中国钢铁企业不仅输出设备和技术,还提供人才培训、管理咨询等服务,截至 2024 年底,已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培训钢铁专业技术人员 5000 余人次,培养本土化产业队伍。

三、技术创新合作是上合组织钢铁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

面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,上合组织成员国聚焦钢铁行业节能减排、低碳转型,加强技术交流与联合研发,推动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(一)低碳技术合作取得突破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的氢冶金技术研发项目,2024 年完成中试,氢气利用率达 92%,较传统高炉炼铁减少碳排放 60% 以上,为区域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路径;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天然气直接还原铁项目,已在西伯利亚钢铁厂试点应用,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20 万吨。
(二)技术交流机制逐步完善。上合组织框架下每年举办 “钢铁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”,2024 年吸引成员国 200 余家企业、科研机构参与,发布《上合组织钢铁低碳技术合作指南》,建立技术成果共享平台,推动 15 项低碳技术在成员国落地应用。
(三)智能制造协同推进。中国钢铁企业向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国输出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钢铁生产过程实时监测、智能调度,使当地钢铁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20%、产品合格率提高 5%,推动区域钢铁产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四、钢铁材料是上合组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

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快交通、能源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,钢铁作为核心建材,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坚实物质支撑,形成 “建设拉动需求、需求促进产业” 的良性循环。
(一)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。中吉乌铁路项目 2024 年进入全面施工阶段,预计消耗钢轨、桥梁用钢等钢材 150 万吨;哈萨克斯坦 “新丝绸之路” 公路改造项目,2024 年采购钢材 80 万吨,钢铁材料保障了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。
(二)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依赖钢铁支撑。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新城能源管网项目,天津钢管企业提供近万吨螺旋焊管,保障管网承压能力和使用寿命;俄罗斯北极 LNG 项目配套的钢结构厂房,采用中国高强度钢材,满足极寒环境下的工程需求。
(三)民生工程建设拉动钢铁消费。2024 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,共消耗建筑用钢 350 万吨,中国企业提供的螺纹钢、线材等产品,质量符合国际标准,助力各国改善民生居住条件。

五、下一步工作建议

为进一步深化钢铁产业与上合组织合作,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提出以下建议:
(一)完善合作机制。推动建立 “上合组织钢铁产业合作理事会”,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贸易、产能、技术合作中的问题,制定区域钢铁产业发展规划,引导合作有序开展。
(二)强化技术创新。设立 “上合组织钢铁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中心”,加大对氢冶金、碳捕集等前沿技术的投入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,共同应对绿色低碳发展挑战。
(三)拓展合作领域。推动钢铁产业与新能源、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,探索 “钢铁 + 光伏”“钢铁 + 工程机械” 等跨界合作模式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培育区域合作新增长点。
(四)优化服务保障。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,简化跨境投资审批流程,加强金融支持,鼓励上合组织银联体为钢铁合作项目提供贷款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为钢铁产业与上合组织合作创造良好环境。
上合组织合作发展离不开钢铁产业的坚实支撑,未来需持续深化成员国协同,以钢铁产业合作为抓手,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升,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济南微盟互联商贸有限公司